我国应用中药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药与人们生活、健康关系日益密切,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中去,从而形成了一种与中药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中药为中心的文化体系。
纵观中国文学史,从屈原“纫秋兰以为佩”,到清代蒲松龄的《冬虫夏草诗》,中国历代竟有无数文人学子为花卉草木,鸟兽虫鱼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中药为题材的千古佳作。这些精彩的文学作品,使自然界的物种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在有关花草的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要数咏中药的诗词文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305章诗篇中,提到药用植物的就达291种。屈原《楚辞》,涉及药物诗歌19首,就有植物药50种;并对药用植物的形态、栽培、采集等作了描述。此后,代有吟咏。全唐五代诗词中,吟咏医药内容的就有995首。如《梁简文帝集》之“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桩”,韦应物之“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药术启妙门”,刘禹锡之“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年”,席启宏之“知母年高独活淡,当归奚事向天南”以及苏轼的“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等。从此,吟诗咏药历久不衰,再加上历代文人的咏药名篇,以及他们与药有关的佳话和轶事,一直流传至今,更有甚者,我国出土珍贵文物所载药名诗词已流传海外。
马继兴所著《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中介绍,在敦煌出土的文献中,有《伍子胥变文》卷子四种。其中有一段《药名诗》非常珍贵,全诗以变文(说唱文体)写伍子胥和妻子相见时的对话,以物喻人,借用中药名隐双关语编写而成。王重民等在《敦煌变文集》中对此药名诗作了注释。
“其妻遂作药名诗问曰:“妾是仵茄之妇细辛。早仕于梁,就礼未及当归。使妾闲居独活。高良姜芥,泽泻无怜。仰叹槟榔,何时远志。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狐之心。诛妾家,破芒硝,屈身苜逐。葳蕤怯弱,石胆难当。夫怕逃人,茱萸得脱。潜形菌草,匿影藜芦。状似被趁野干,遂使狂夫茛菪。妾忆泪沾赤石,结恨青霜。夜寝难可决明,日念舌干卷柏。闻君乞声厚朴,不觉踯躅君前。谓言夫婿麦门,遂使苁蓉缓步,看君龙齿,似妾狼牙。桔梗若为,原陈枳壳。”子胥答曰:“余亦不是仵茄之子,亦不是避难遽人。听说途之行李。余乃生之巴蜀,长在藿香。父是吴公,生居贝母。遂使金牙采宝,之子远行。刘寄奴是余贱朋,徐长卿为之贵友。共渡襄河,被寒水伤身。三伴芒硝,唯余独活。每日悬肠断续,情思飘繇。独步恒山,石膏难渡。披岩巴戟,数值狼胡。乃意款冬,忽逢钟乳。留心半夏,不见郁金。余乃返步当归,芎穷至此。我之羊齿,非是狼牙。桔梗之情,愿知其意。”
文中含细辛、当归、独活、高良姜、泽泻、槟榔、远志、芒硝、苜蓿、葳蕤、茱萸、藜芦、莨菪、赤石脂、决明、卷柏、厚朴、羊踯躅、苁蓉、龙齿、桔梗、枳壳、藿香、蜈蚣、贝母、栀子、刘寄奴、徐长卿、寒水石、芒硝、石膏、巴戟天、款冬花、钟乳石、半夏、郁金、川芎等数十味中药名。此敦煌出土之“药名诗”卷子,现藏于大英图书馆。
中药从古到今为何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和海外图书馆的珍藏?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药的种类多,且对健康有益。其中花卉草木,不仅是美的象征,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而且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会的自然物,它可以接受人类赋予的任何思想和感情。
尽管在以药物为题材的作品中出现的具体形象是药物,但作者绝非完全为写药而写药,而是借药物题材表达文学家自已对某种现实生活的感受、思想、情趣,抒发自己特定的思想感情或寄寓特定的理想和愿望。所有这些,使人们对中药的审美态度、欣赏趣味、应用知识日益丰富,愈具研究和普及价值。(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