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余韵之新脾胃论

作者: 时间:2018-09-20 点击数:

土地是第一生产资料,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是“土里刨食”,土地向来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依靠。而富豪权贵最爱做的就是兼并土地。当广大人民失去了土地,生活也就难以为继了。从古至今数不清的农民起义都喊出了追求公平正义的口号:从秦朝陈胜吴广起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唐末黄巢起义的“天补均平”,再到北宋钟相杨幺起义的“等贵贱,均贫富”,起义军都初步认识到了分配不公是阶级社会的罪恶根源,随着历史的发展,起义军又进一步地明白土地的所有权是社会制度公平与否的根本所在,于是开始提出关于土地需求的革命口号:明末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直到新中国的“土改”,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土地国有化,基本保证了每个人都能有饭吃。改革开放的“包产到户”又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可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保证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坚实的保障。

古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土地如此的推崇。土居五方之中,承载着五行的其他四行,主司生化;脏腑对应脾胃。

如此可见,脾胃必是具有与土地相似的功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之对人体就如同土地之对人类。生命一旦降生,维持生长发育的重担就落在了脾胃的肩上。终其一生,必饮食不辍,待到灯枯油尽之时,亦是脾胃罢工之刻。老百姓生活的好坏,取决于地里的收成如何;身体健康与否,决定于脾胃的功能如何。生命的短长,也是取决于脾胃能为你工作的年限。排除意外,所有的死亡都是由于脾胃不能正常工作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各器官功能的衰竭都是脾胃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以供养各脏腑所致。可以这样认为,寿命的年限,也就是脾胃的“工龄”。若要长寿,必养护脾胃,脾胃运化一日不停,生命之光一日不灭。

如何养护脾胃? 先讲一个故事,关于孔子问道老子的故事。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一言不发,只是张开嘴向孔子伸了伸舌头。孔子十分不解,再次问道。老子又张开了嘴,让孔子看他已经脱落不在的牙齿。孔子顿悟。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道理原本是“柔则长存,刚则易折;柔能克刚,为人当刚柔并济。”这里我们借来解释养生之道。众所周知,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金刚石的硬度是10,而牙釉质的硬度可达到6~7。如此坚硬的牙齿却抵不过数十年的磨损,就是因为人们凭借坚硬的牙齿去对付坚硬的食物,久而久之亦不免脱落。而舌头从来都是搅拌食物,不是对抗食物,终其一生也无磨损之嫌。

无独有偶,《庄子·养生说》中“庖丁解牛”的故事也说明了养生之道。庖丁所用之刀十九年依然锋利如新,皆是因为他不用锋利的刀去蛮横地对抗坚硬的筋肉,而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如此,牛可得解,刀可常新。

看了这两个故事后,有什么启发呢?又与养护脾胃有什么关系呢?

脾胃是通过消化食物来供应人体需求的,食物的四气五味各不相同,脾胃就像牙齿一样要随时面对各种性质的食物,必然要受到食物的影响。古人讲饮食有节,饥饱有度,就是尽量减少食物对脾胃的刺激。一日三餐,按时按量,不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就是对脾胃的爱护。而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更多的人追求口味的刺激,麻辣酸甜凉热各有所好,味觉是享受了,脾胃却难受了。再加之遇到爱吃的就使劲吃,或者非进餐时间零食不断,遇到不爱吃的就一口不吃。脾胃本来按照一日三餐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到了饭时,准备好大干一场的时候却等不来食物消化,晚上该休息了,却突然被安排了大量工作,如此一来,原本的规律被打破,脾胃被折腾的不知所措,自然就会早早的罢工了。庖丁若是这样使用他的刀,十九年早就成废铁了;人们这样对待自己的脾胃,不用几年肯定要出问题。

要减少对脾胃的刺激,除了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按时按点饮食以外,还要给脾胃适当的休息机会。道家养生修仙有种方法叫做“辟谷”,就是不食五谷,加之呼吸吐纳,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的作用。当然“辟谷”之时不能像平时那样随意,应当配合呼吸吐纳,减少过度运动,平心静气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在保证不伤害到身体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下,适度减少和停止饮食摄入,让脾胃得到一定的休息和保养,自然会延长脾胃的工作年限,从而增加人们的寿命。

然而人体一生中摄入饮食是常态的,脾胃的工作也是常态的,短时间的“辟谷”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如此则要想办法通过饮食来养护脾胃。这就需要所摄入饮食不仅对脾胃少有刺激,甚至还能保护脾胃。古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发明了一种神奇的食物——粥。

粥也称糜,是一种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谷物性味平和,煮烂后又易于消化,不仅绝少刺激,而且大大减少了脾胃的工作量。粥中还可以根据食者体质添加各种食材,以增加养生的功效。南宋诗人陆游就极力推荐食粥养生,曾作《粥食》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当然我们不能一日三餐尽服粥食,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不良,只需每日以粥为辅食,或仅一餐以粥为主食,这样每天脾胃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养护。

另外,五行生克,肝木克脾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胃常常会因为情志的刺激而遭到肝的横逆侵犯,所以脾胃的养护还应当调畅情志。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自然无病无灾了。

(本文内容均选公众号杏林思语2018年7月30日 风轻云淡)

Copy Right 2017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东路508号 邮编:264199 联系电话:0535-5136935 设计制作: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