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称中医师为“郎中”。其实郎中原是秦代所设立的官名,区分文武,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员,历代均有沿用。称中医师为郎中是从宋代以后民间开始的。
当时有位郎中官名叫陈亚,为人诙谐,又爱好文字游戏。他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如“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但看车前牛岭上,十家皮没五家皮”等,都巧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技巧将中药名揉入诗中,而不觉牵强附会。
有一年大旱,陈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胡芦巴。”半夏、胡芦巴都是中药名。蔡襄见他讽刺过分,便道:“陈亚有心终归恶。”陈亚应声道“蔡君出口便成衰”,“便成衰”为中医“泄泻”的别名。此事传到民间后,陈亚名声大振。人们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以后便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
(本文内容均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2019年3月11日 杨晓光 赵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