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人参是大臣们上早朝的必备之物。据清代史料记载,当时许多大臣在紫禁城上早朝时,均要在嘴里含上一片人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清代,皇帝在乾清门早朝听政。早朝分为礼仪性的朝会和政务性的奏事论事,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必须悉数到场,其余大臣则依事而定。早朝之前,大臣们必须到达宫门外等待“点卯”,否则轻者罚俸、挨板子,重者贬黜。
为了不误早朝,大臣们每天三、四点钟便要起床,如厕、洗漱、整理仪容,然后披星戴月地赶路,路远的大臣则起身更早。一般来说,上早朝的大臣是不能吃早餐,还要节制饮水,否则在早朝上可出现打饱嗝或内急,则为殿前失仪。为了防患于未然,大臣们只好空腹上朝。曾经有一位大臣因未吃早饭,加之早朝时间又长,晕倒在地。后来,大臣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万全之策,即在上早朝前,口里含上人参片来充饥。这样一来,既可以补充体力,也减少了食物、饮水的摄入,从而不必担心早朝时打饱嗝、内急之类的问题了。早朝结束后,大臣们可以在宫中的膳房就餐。
(本文内容均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2019年2月22日 李金钢 西安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