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举办“汉家有女初长成——及笄礼”活动

作者: 时间:2019-04-02 点击数:

3月30日上午,为迎接学校2019年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博物馆与校汉风鲁韵汉服社联合举办了“汉家有女初长成——女子及笄礼”活动。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作为古代嘉礼的一种,与男子的冠礼共同组成汉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族重要的人文遗产。

伴随着琴筝乐舞,舞蹈《归来》带领观众进入活动氛围。主持人致辞欢迎,介绍了古代及笄礼的文化内涵。及笄礼正式开始。迎宾、开礼奏乐,古筝声立马把观众带入大明盛世,赞者上香、主人入席、宾客入席、宾盥、一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乃醮、字笄者、笄者三拜、聆训答拜、礼成、送宾及笄礼流程结束,满满的仪式感。

笄礼的核心是“三加”,三次加笄的簪子和相衬的服饰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象征着女子成长的过程,从孩童的天真无邪,到成人时的端庄典雅。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一个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姑娘们从此告别垂发总角的孩童时代,将以与男子不同的方式支撑起我们这个世界。

在笄者三次回东房更衣期间,汉服社和博物馆的同学们为来宾表演《知否知否》、《大鱼》、《何以歌》,都应和了古典风韵传统意味。及笄礼结束之后,由汉服社学姐带领,众多身着汉服的同袍奔向舞台中央,表演了传统古典舞蹈《礼仪之邦》,再一次渲染了古典氛围,震撼全场。

活动圆满结束后,汉服社社长还准备了小礼物,印着汉风鲁韵石刻章的明信片。现场十分热闹,工作人员以及汉服爱好者向许多群众宣传了汉服文化,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后,大家在舞台中央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遵循明代的及笄礼礼仪,行及笄之礼,传中华文明。以及笄之礼,彰华夏之美。行及笄礼,让我们以感恩的心成长,感谢祖先、父母、师长之恩,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我校位汶军老师还为同学们题诗:

笄礼

家有少女初长成,

长发高髻引蝶蜂,

发簪加笄母训教,

中华文化敬传承。

(文 /汉风鲁韵汉服社宣传部 图/王光曜

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 张心茹 臧倬冉)

Copy Right 2017 中医药综合实训基地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东路508号 邮编:264199 联系电话:0535-5136935 设计制作:教育技术信息中心